大約16年前,我作為上海的東道主與一批來自瑞士、法國以及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的鐘錶人有過一次很有意思的飯局,就是在那裡最早聽到所謂的“煎雞蛋效應”理論——中國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市場,開拓這樣的市場就像是在煎一個早餐雞蛋一樣,即便是最早煎熟的地方已經有點焦黃了,其內部還是半生的狀態。因此,如果要讓中國這個大市場完全開發成熟,即便是考慮到加速度發展的因素,至少也需要花上50年甚至100年。這些年來,不斷有做鐘錶銷售的人說出類似的比喻,還有人進一步發揮說:俄羅斯、巴西市場太小,一煎就熟。印度市場太窮,一時還煎不透。因此以後的20年或者更長時間要依靠中國來支撐整個世界表市。至少從中國眼下的火熱程度上看,所謂“煎雞蛋效應”理論確實正在一步步地邁向現實。
按照這樣的理論推導,15、16年前應該是打蛋入鍋的起步階段自不待言,那麼目前的中國表市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了呢?當然是熱油後小火慢煎的最好階段。私下里有行內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你可以隨意選擇控制火候將雞蛋煎得偏熟或者偏生。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市場的各種營銷與宣傳手段都在全球領先:至少到今天為止加入買表與藏表行列的人都是先行者,只要能夠加入其中,他們有可能能夠從大批蜂擁跟進的後到者那裡謀取到好處,也能夠在心理上產生極大的優越感,成為某些人群的“意見領袖”。作為這一時期中國市場的最大特徵,就是那些往往對於手錶所知不多的“意見領袖”們對於設計的微妙變化與機械的細微不同往往沒有特別深入的研究,很容易受廠家與商家宣傳的引導。於是讓中國的表市成為了可以任意添加作料的“新潮花式煎雞蛋”——各種最激進的口味都可以到中國來一試身手,而且也往往有著不錯的效果。
不過,國際金融危機的突然爆發讓事情有了一些變化,去看了這幾年的巴塞爾與日內瓦表展的人們不難直接感受到:近來的主題就是保守加上“中國風格”——保守是指在機械功能與材料上遵循傳統少有創新,而中國風格則是外觀設計以精緻均衡為主以迎合大多數人習慣的傳統審美。對此有德國評論家在讚揚了手錶終於開始返璞歸真,摒棄了眩人耳目的花招之後也拖了一個尾巴——本來,電子石英技術的成熟就幾乎在上世紀70年代終結傳統的機械製表業的生命,如今死而復生的高檔製表業或許會在金融危機與商業利潤引導下,將自己的生命力完全依託在“複製傳統”上,有將靈感消耗殆盡的危險。
應該說這樣的評論是事出有因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中國買家所佔的比例在全球範圍內都過高,一但有個店慶廠慶之類的大活動,無論是紐約、東京還是巴黎、倫敦、日內瓦、蘇黎世專賣店請來的大買家貴賓,往往都有來自大陸的中國人。漢語普通話就此成為了討論手錶的通用語言,連英語的聲音都被壓了下去,更不用像多年以前那樣考慮有人只習慣說法語、德語了。手錶,正在向著越來越明顯的“中國生意”演變,而其他國家的人們參與其事,彷彿只是為了依靠這個生意來賺中國人的錢。更加讓人擔心的是,如今的“中國生意”往往十分好做,讓一些廠商不思進取,一味在銷售手段與優化成本上下功夫,長此以往手錶業或許也會失去眾多要求很高但不願意支付高價的懂行的歐美傳統買家,從相當複雜帶有技術含量的傳統生意退化成為一個簡單的高價奢侈品買賣。
每年的巴塞爾表展上,我都會問瑞士手錶業內人士,手錶是否有可能成為單純的中國生意,回答倒是比較樂觀的:首先在歐美依然有著不小的手錶市場,成為影響這一產業遵循傳統道路發展的穩定力量。而中國在眼下歐美的金融危機消費低迷中力挺了手錶製造業,加上俄羅斯、巴西這樣需求各異的市場,以及有待開發的印度和非洲市場,至少未來幾十年裡這還應該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國際性生意。
至少在我個人的心目中,手錶應該是一個世界各國人都參與其中的大行業,如果只是為中國人服務,是肯定不能夠持續興旺下去的,因此以上的結論也多少讓我安心。
原文出處: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831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丁之方
按照這樣的理論推導,15、16年前應該是打蛋入鍋的起步階段自不待言,那麼目前的中國表市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了呢?當然是熱油後小火慢煎的最好階段。私下里有行內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你可以隨意選擇控制火候將雞蛋煎得偏熟或者偏生。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市場的各種營銷與宣傳手段都在全球領先:至少到今天為止加入買表與藏表行列的人都是先行者,只要能夠加入其中,他們有可能能夠從大批蜂擁跟進的後到者那裡謀取到好處,也能夠在心理上產生極大的優越感,成為某些人群的“意見領袖”。作為這一時期中國市場的最大特徵,就是那些往往對於手錶所知不多的“意見領袖”們對於設計的微妙變化與機械的細微不同往往沒有特別深入的研究,很容易受廠家與商家宣傳的引導。於是讓中國的表市成為了可以任意添加作料的“新潮花式煎雞蛋”——各種最激進的口味都可以到中國來一試身手,而且也往往有著不錯的效果。
不過,國際金融危機的突然爆發讓事情有了一些變化,去看了這幾年的巴塞爾與日內瓦表展的人們不難直接感受到:近來的主題就是保守加上“中國風格”——保守是指在機械功能與材料上遵循傳統少有創新,而中國風格則是外觀設計以精緻均衡為主以迎合大多數人習慣的傳統審美。對此有德國評論家在讚揚了手錶終於開始返璞歸真,摒棄了眩人耳目的花招之後也拖了一個尾巴——本來,電子石英技術的成熟就幾乎在上世紀70年代終結傳統的機械製表業的生命,如今死而復生的高檔製表業或許會在金融危機與商業利潤引導下,將自己的生命力完全依託在“複製傳統”上,有將靈感消耗殆盡的危險。
應該說這樣的評論是事出有因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中國買家所佔的比例在全球範圍內都過高,一但有個店慶廠慶之類的大活動,無論是紐約、東京還是巴黎、倫敦、日內瓦、蘇黎世專賣店請來的大買家貴賓,往往都有來自大陸的中國人。漢語普通話就此成為了討論手錶的通用語言,連英語的聲音都被壓了下去,更不用像多年以前那樣考慮有人只習慣說法語、德語了。手錶,正在向著越來越明顯的“中國生意”演變,而其他國家的人們參與其事,彷彿只是為了依靠這個生意來賺中國人的錢。更加讓人擔心的是,如今的“中國生意”往往十分好做,讓一些廠商不思進取,一味在銷售手段與優化成本上下功夫,長此以往手錶業或許也會失去眾多要求很高但不願意支付高價的懂行的歐美傳統買家,從相當複雜帶有技術含量的傳統生意退化成為一個簡單的高價奢侈品買賣。
每年的巴塞爾表展上,我都會問瑞士手錶業內人士,手錶是否有可能成為單純的中國生意,回答倒是比較樂觀的:首先在歐美依然有著不小的手錶市場,成為影響這一產業遵循傳統道路發展的穩定力量。而中國在眼下歐美的金融危機消費低迷中力挺了手錶製造業,加上俄羅斯、巴西這樣需求各異的市場,以及有待開發的印度和非洲市場,至少未來幾十年裡這還應該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國際性生意。
至少在我個人的心目中,手錶應該是一個世界各國人都參與其中的大行業,如果只是為中國人服務,是肯定不能夠持續興旺下去的,因此以上的結論也多少讓我安心。
原文出處: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831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丁之方